首页 /   声乐教学 /   美声唱法的流派渊源 - 声乐 - 广州爱乐艺术培训中心

美声唱法的流派渊源 - 声乐 - 广州爱乐艺术培训中心

“美声”唱法,这种美好的传统歌唱学派最早起源于欧洲地中海美丽的半岛国家——意大利。

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初,由于手工业和工业的兴起,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发最早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新文化的需要,兴起了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喊着“回到古希腊去”,打着“复兴”的旗号,企图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以便达到建立新文化的目的。

在音乐上,旧的宗教“圣咏”的复调合唱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显得单调而又乏味。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在意大利弗罗伦斯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这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创造,它为“美声”唱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欧洲的歌咏活动是被宗教统治的。他们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更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

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但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的感情世界。

自歌剧艺术形式诞生以后,音乐创作发生了重大变革:每个歌剧角色都有独唱的主旋律,从而,使歌唱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独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使得声乐在表现人物的个性化、形象化方面,展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为了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点,于是,就出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上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就不合适了,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的工作,便历史地落在了弗罗伦斯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它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它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也美化了音色;它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它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声乐教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声音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它因为符合嗓音发声的科学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至因疲劳而受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

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诞生的歌剧艺术废除了“不准女人歌唱”的封建教会的禁令,恢复了男人扮演男人,女人扮演女人的自然真实的表演形式,于是,在声乐上有了女声和男声以及男、女高、中、低音声部的划分。自此,人声自然形态的艺术美得以全面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