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激发兴趣-儿童钢琴教学的心理培养 - 爱乐教学论文 - 广州爱
儿童钢琴教学的心理培养
学习钢琴,是一种很高雅的活动。人的儿童时期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的成形时期从儿童开始,学习钢琴能培养孩子坚韧的个性,灵敏的反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对儿童听觉,知觉,触觉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儿童钢琴教学
钢琴是一种技巧性要求较高的乐器,因此对学习者的基本功。音乐的感知能力有较全面的要求。演奏钢琴不仅仅在于用双手去演奏,而是心理,大脑机能和情绪活动持续的平衡及协调。刚开始习琴的学生就必须克服常人的一切动作习惯,进行大量的基础技术训练,不断提高手指的支撑独立性,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熟悉乐谱和键盘。这个阶段,专业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教懂学生正确弹琴的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灌输严谨,细致的音乐概念,打好基础。这里就有心理素质过不过硬的问题,心理素质是指人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反应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和技能培养的形成期,尤其对学习音乐艺术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历史上不少著名的音乐大师都是从幼儿起学习钢琴,走上专业表演道路的。如霍络维兹3岁学琴,八岁登台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阿劳五岁学琴,12岁时能演奏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他们都具备成为一名优秀钢琴家的心理素质条件:坚韧的意志、充分的自信、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以及良好的内心听赏儿音乐感。儿童钢琴教学
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碰到儿童学琴者厌烦的心理,对练习失去兴趣,不愿进行艰苦的训练,以致无法完成曲目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首先分析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手形,位置,触键方法不对,错误的方法导致错误的弹奏,使孩子无法从学琴的误区中解放出来,容易产生急躁,失落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进度。因此,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和技术训练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可以促进演奏技术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在变化中转化、提高。从学生学习钢琴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以严肃负责的态度给学生正确弹奏的概念,为日常技术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俄罗斯钢琴学派是一支非常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在两三百年的历史里名家辈出,他们从幼儿,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有极其严格正规的训练方法。从学琴开始就强调放松的概念,用“自然的重力”解决动作的协调问题,让学生体会手臂,手腕手指动作统一的方法,而不是硬性地从高抬指开始。“在任何违反人生理规律的基础训练都是有百害而元一益的。”(涅高兹)科学地把人们从单纯追求力度,速度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儿童钢琴教学
正确,有音乐性的示范演奏是教师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有完善的技术手段以外,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掌握乐曲的风格,体裁,技术难点,还须分次对学生逐一讲解,用优美的示范演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红头绳》这是一首很有趣味的大家熟悉的钢琴曲目,跳跃的节奏和中间变奏部分都有浓郁的陕北风味,弹奏的时候这些特点一定要表现出来,特别是要把喜儿内心的喜悦表现出来,使学生有感性的认知。同时,就乐曲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作一些简要的注明,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印象,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音乐形象的概念。另外在基础技术训练中,学生会遇到音阶,琶音,和弦和转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应把技术难点如音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讲解,增强学生攻克难关的信心。儿童钢琴教学
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是容易对新鲜的事物发生兴趣,但不容易持续。因此,在教学实践的活动中,教师应灵活安排课时,既有张也有驰,每次上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以40分钟左右为宜,对学生的技术辅导应以基础训练为主。每次解决一个难点,不能盲目提高程度而安排不必要的项目,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家长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畏难懈怠的时候,应配合老师适时予以诱导和鼓励。如播放优美抒情的钢琴曲,用中外优秀音乐家刻苦学习,终于成为名家的故事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克服困难,这些对孩子今后个性的形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儿童钢琴教学
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群体学习方式的诱导将是学习者成功的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作阶段性的总结,如举办小型的演奏会,集中学生们上台演奏演奏,既可锻炼他们的能力,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比较才有进步,事实证明,定期阶段性的考核将是促进学习提高成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儿童钢琴教学
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初级阶段可选用《汤姆森儿童钢琴教程》,这里都是较好的,音乐形象鲜明易懂易学,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其他可辅以中国民族五声音阶调式的乐曲,训练他们的内心听觉,民族调式感。儿童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