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图漳州南词一个外来戏种的生存样本 - 教育新闻 - 广州爱乐艺术

组图漳州南词一个外来戏种的生存样本 - 教育新闻 - 广州爱乐艺术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霞东钧社也曾人丁兴旺


70岁的苏水泉凭着早年记忆整理出南词的124个曲牌和几十个剧目



文昌宫如今是南词乐团的主要活动场所


  蜗居庙宇

   周六的夜晚,漳州文昌宫的守门人老李喜欢搬一张竹躺椅躺在天井,头顶繁星点点,身边凉风习习,而惬意之事还不止于此。8点过后,舒缓优雅的南词会在这间小小的庙宇里响起。老李的身后,是一个十几个人的乐队,有一个指挥,还有一个姑娘,姑娘双手背在身后,唱道:“秋风起兮桂花香啊……”

   唱戏的女孩叫小燕,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几年前刚从省艺校漳州分校毕业。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介绍她来这里学习传统戏曲南词,因为喜欢,所以毕业了她还经常来。当时跟她一起来的5个同学现在只剩下2个。

   很明显,小燕在这里是最年轻的,“我们的平均年龄60岁。”杨镇江说。杨镇江是这个南词乐团的组建者,准确讲是重建者。乐团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了,取名“霞东钧社”。“霞”为漳州芗城区的简称,乐团地址在其东大门,“钧”乃古代高级场所,故此得名。“文革”期间,艺人逐散,乐团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漳州文昌宫(又称霞东书院)面临被作为房地产项目拆除开发,时任市浦头社区文保组长的杨镇江几经努力保护下来后,突然想到,何不借此之机,重组霞东钧社?于是,他多方奔走,寻找南词老艺人。

   和杨镇江一样,浦头一带的老居民都是听着南词长大的,很多人小时候都跟着乐团的师傅学过两手,虽然技艺说不上精湛,但对南词的惦念却是实打实的。没多久,这个以十几个浦头南词“票友”为主力重组的霞东钧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此间,陆陆续续来过几个艺校的学生,但乐团毕竟是民间团体,几乎没什么报酬,留下来的还是十几个自娱自乐的老人。

   杨镇江告诉记者,目前霞东钧社一年所需的4000多元活动经费主要是来自庙里的香火钱,偶尔遇上节日,也会有人找乐团去表演,两个小时每人四五十元钱,但这种机会毕竟很少。乐团里的乐器几乎都是大伙儿自己掏钱买的,现在低音部还差阮等好几个乐器,还有像古乐不可缺的编钟,一件最少也要五六万元,“这玩意我们现在暂时还不敢去想。”杨镇江说。

  南词入漳

   在漳州,相对于芗剧这样的本地戏来说,南词是小戏种,知道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甚至会想到它同泉州的南音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其实半点关系也没有。”杨镇江说。

   与土生土长的南音不同,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可唱、吟、歌、舞、弹,总称《霓裳之曲》,为历朝雅乐,也称为“国乐南词”。由于南词多授予官宦子弟,见闻较少,至清末才逐步传至民间,并盛行于江南一带。此后,随着艺人流徙,以江苏扬州为发源地,南词兵分两路,一路沿江浙一直传到我省南平、将乐一带;一路则至江西赣州。

   清道光年间(1845年),漳州府官总爷(称和尚总)到江西公办,觉此戏甚妙,遂从江西带回。目前为止,尚流传有《天宫赐福》、《秋江》等十几个传统经典剧目,均按戏曲程序安排编写,介、引、念、白一样不缺。

   霞东钧社的现任指挥许泉山认为,如要一言以蔽之,南词就是一个“文”字。它的唱词典雅,都是经过文人再创作而

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