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艺术探讨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导语表述要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课堂的进程和气氛;叙述语言要具有磁性,能凝聚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课堂结尾要具有拓展学习兴趣和空间的功能,能够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这些环节和要素是我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和实践的内容。
一、新课导入的语言艺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知道,新课开始,学生大多精力分散,心神不定。对此,除了通过神情暗示,动作提示外,可精心设计导语,以发挥导语“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实现目标”等功能。
1、顺势引导,巧妙联系
上课伊始,学生虽在教室,但心大多还在课间活动之中,此刻,教师如果把课堂的“喧闹”与新课导入结合,往往可收到一石三鸟之效。如当老师发生不少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有人叽叽喳喳,便笑容满面地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看你们这么高兴,老师也高兴了。你们为什么这样高兴老师可以说是一清二楚。”此刻,教室里便鸦雀无声了,学生都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老师。顿了顿,老师又说:“因为我们生活在远离大海的江南农村,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见过大海。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去旅游,倾听大海的歌。”(板书:大海的歌)学生爽朗一笑,很快就跟着老师的引导,循着课本的描述,开始了海边之旅。
2、引入情境,诱发情感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决定了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新课开始,以有效的导语带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可促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中与作者和文中人物产生情感的共呜和心灵的共振,从而深切感受课文情境,体会课文内涵,领悟课文情感。如: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为缩小课文与学生的差距,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丰衣足食在幸福中度过。可是,你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里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吗?这是一个大年夜,北风呼呼刮着,鹅毛大雪飘着。在一条古老的大街上,一个小女孩正漫无目的地走着。你看她,光着头,赤着脚,一身破烂的单衣,一双小脚冻得发紫。她一手提着破筐,一手抓着火柴,扯着嘶哑的声音不断叫卖着。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她是谁呢?(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导入,有效使学生进了情境中,使其感受到天气的寒冷和小女孩的可怜,激发了对小女孩的同情。
3、剖析课题,明确目标
有不少课文,题目对课文内容和思路进行了暗示,这类课文,可引导分析课题,揣摩内容和思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草船借箭》课,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学生读题)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明白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正是课文要学习内容,这样保证了课堂学习的指向性。
二、巧问促思的语言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对于激奇引趣,激疑引思,促进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与情感熏陶的结合,语言理解与运用的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是颇为有效的。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巧设问题情境呢?下面从教学实践中略选数式,借以抛砖引玉。
1、巧设比较式问题,激起思维波澜
设计比较式问题,能激起思维波澜,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用意。如《草船借箭》用前后比以激兴趣。初读时,出示一组句子:①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很妒忌。②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处。为什么开头讲周瑜“妒忌”,而结尾却长叹“比不上”呢?是什么原因使他转变的呢?学生必然欲知其中缘故。
2、巧设引疑式问题,启发思维觉悟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一语道破“疑”在教学中的作用。《我的自白书》有“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学生发现“人”的后面不用逗号行吗?这就要引导学生从小疑中见大疑。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悟出:用上逗号,“人”给突出了,句子显得铿锵有力。同时,明白了“人”专指“革命者”的特定含义。又如《鹅》中“曲项向天歌”一句学生联系图像生疑,鹅“曲项”怎能“向天歌”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看录像或表演,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领略鹅叫时脖子先曲后直的全过程。
3、巧设争论式问题,开启思维之路
争论式问题能开启思路,引发争鸣,学生兴趣极浓。如《将相和》可按文中三个故事提问争议:①“完璧归赵”写蔺相如举起和氏璧要向柱子撞,他真想撞死吗?为什么?②“渑池之会”结果似乎两国打了个平手,到底谁胜谁负?为什么?③“负荆请罪”中廉颇真有罪吗?为什么?学生在读议中必据理力争,既理解内容又加深对人物品质的认识。又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那它长眼睛干嘛?这类问题还延伸到课外查证资料,探索科学奥妙,那就更有争论价值了!
三、点拨、过渡、评价的语言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点拨诱导,是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开阔背景、启发创造的有效手段;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始终指向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各环节之间的有机关联,互相贯通,层递推进。这要求我们细心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评价能促进教学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发展,需精心设计评价语言,注意讲究评价艺术;以使课堂教学层次分明,联系自然。
1、点拨诱导,拓展思路
小学生思考问题多呈现点线状态,思路难以拓展,思维难以迸发智慧的火花。因此,可围绕问题,认准目标,巧妙拓展,使问题与目标之间构成点向面的拓展和面向点的聚集。如理解“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挑山工》)的意思,学生的就事论事,为此可这样引导:作者在什么时候需要它,需要它的什么?其结果分别如何?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能呈现出多向性;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不畏艰难的精神,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挑山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激励自己坚持到底;在他工作马虎的时候……这样引导,就能在思路的拓展,思维的发散中,促使学生具体理解句义,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在阅读中,设问不仅可以激疑引思,而且可以关联教学环节,推进教学进程。因此,必须抓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联系点而精心设问,使教学环节展开有机结合。如阅读《琥珀》,教师先引导从课文结尾弄清琥珀的样子,进而这样引导:这块琥珀真是神奇啊!两个小东西是怎样相遇的?如果你是科学家能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它的来历吗?——引导推测。在此基础上这样引导:大家思路开阔得真不错。到底科学家是怎样推测的呢?下面我们来细读课文——阅读探究。这样设问,就使课堂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3、巧妙评价,善于引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评价,大多是非错即对。当然,对于错,正与误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像默写、背诵、扩词等,而像语言意义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技巧的发现学生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动态引导,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循着“由错到对,由对到优”的阶梯。为此,教师要突破非对即错的评价定势,巧妙评价。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断:“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是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神奇的光。”学生理解:小女孩把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温暖,看成一道奇异的光。教师评价:从字面上理解是正确的,再想一想,小小的火柴会这么温暖,这么明亮,这么神奇吗?学生进而理解:这是小女孩的感觉,是她内心的感受。师:好,再联系上文理解。生:一根小小的火柴,实际不足为奇,小女孩却把它看得这么神奇,这说明她太冷了。这么冷的天,而她却光着头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师:说得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课文阅读中,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可联系上下文理解。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循着“表面意思——内心感受——真实原因——深刻内涵”的路子,一步一步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满足于正确,要以此为基础,逐步引导在理解的全面、深刻、灵活上,表达的准确、具体、生动上做文章。
四、总结课文,余音绕梁
好的结束语,应当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效果。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节课引向下一课,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课外。
1、回想归纳式总结
如教学《颐和园》教师总结:课文我们就理解到这里,下面请大家把课文内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下来的?我们又是按什么顺序学习的?回想后,有两位举手发表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布置课后把回想写在笔记本上。
2、感情朗读式总结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教师总结:是啊,周总理是如此地简朴,如此地辛苦。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自豪。请大家用自己理解到的感情朗读一遍课文吧!感运用“感情朗读”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读关键段、关键句。如《桂林山水》教师总结:多美的桂林山水啊。请同学们带着赞美的情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3、揭题式总结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老师引导,我们通过读、填表、讨论,对课文内容已经作了一番理解。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知道大家都理解得不错。下面请各位围绕题中这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这两者连起来。
4、拓展式总结
如《火烧云》师: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变化之神奇,让我们回去后找一些关于自然变化方面的书籍读读,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无气变化,记下一些情况,以后写起作文来可有用啦。
又如《妈妈的爱》师:请每位同学想想,你妈妈的爱是什么?或者说你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