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学先生书法艺术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编者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合办的《艺海泛舟——韩忠学书法展》于2011年5月24日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展出了韩忠学的百余幅书艺作品。中国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爱乐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勇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写成《学习书法 把“根”留住——韩忠学先生书法艺术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一文,高度评价了韩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突出贡献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文曾引起学术界广泛认同并作为本次中国艺术家协会武汉秘书长办公会议文件下发全国。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学习书法 把“根”留住
——韩忠学先生书法艺术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中国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王 勇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先生”,这句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话,最能表达我对韩忠学先生的仰慕之情。虽然以前未曾谋面,却也是神交已久,钦佩之至。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高才生,也不仅仅是因为是他在科技与政界的建树,还因为有他对书法艺术的那执着追求、默默耕耘的可贵精神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事也凑巧,韩忠学先生在退居二线后,因德高望重出任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成了我的直接领导和老师。这样使得我对韩先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韩先生出生于陕西澄城县,那里曾是大文豪司马迁的故乡、中国简体字的发源地。他青少年时代从事求学与科研,中年后改为企业机关与政府部门工作,出过国,留过学,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企业管理局局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汉市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现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荣誉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武汉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等职。韩先生在政界、学术界有如此崇高之威望与声誉,也是实至名归。
韩先生足迹遍布陕、黑、湘、苏、鄂等地及美国,从工作性质、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上看,他似乎与书法直接联系不大。但他自幼聪颖过人,精通诗词,工书善画,青少年时期就在楷书、隶书、水墨画、水彩画都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此后长期坚持笔耕不缀,因而对书画艺术的领悟日渐加深,尤其在书法方面,篆、隶、草、行、楷样样精通,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和地方性书法展并获奖,作品被多家收入书集和馆藏。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体现作者个性与灵性的玄妙艺术。中国有句俗话,叫“字如其人”。当然,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外表内涵是复杂的,不能说某个人的品格就完全像他写的字一样,但纵观韩先生的书法大作,与他的品格也不无关系。韩先生求学从政的阅历经历为他积累了难得的人生沉淀,这种沉淀在他不经意间自然融入到书法作品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气质。他的书法,坚毅而不固执,堂正不失潇洒;行书如行云流水,抱偏守拙,敦厚严实,儒雅洒脱,飘逸俊秀;草书则恣意狂放,潇洒不羁,势如破竹,痛快淋漓,一泻千里,一气呵成。他在搦翰泼墨之际,点划飞动,龙奔蛇走,谋篇布局,遥相呼应,隶篆笔意,古朴典雅,给人欢快愉悦之感,每当临池挥毫,写山则情满于山,书海则意溢于海,足见其功底之厚实。一笔一划,来龙去脉,有章可循,有法可度。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从韩先生的从政从艺经历,从它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我懂得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众所周知,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泛、同民族文化关系最密切。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正是书法的发展推动了汉字的发展。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为书法与汉字的书写息息相关,只有通过书写,才能够感受到汉字的气韵、文脉,民族文化才能够得到传承、延续、发展。也正是由于书法艺术的独特,才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精深。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虽然还在使用汉字,那是通过电脑、发短信这种方式,采用的是“字母西化”的拼音或者是将汉字进行“五马分尸”后的“五笔”输入方式,与书写相差甚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来不提笔,偶尔提笔也忘字,很多人不会写字了。没有书写、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需要书写了。很大程度上,我们正在丢弃我们祖先给我们创造的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我国的书法正面临濒危的境地。而书法这种物质文化,不是像物质文化中的筑路架桥建房,只要有钱就可以做,不行推倒了还可以重来。书法艺术这个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一旦断掉、就永远断了。因此,有人提出,要将“书法艺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明智之举。但这不应该是少数专家学者或者个别艺人的事,更不应该是外国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事!
书法,它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这个根,要靠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觉维系。有鉴于此,从韩忠学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中,应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和警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