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挖出战国大型贵族墓出土国宝级组合乐器 - 乐器新闻 - 广州爱
原始瓷乐器沉睡了2500年
2003年12月3日傍晚,长兴县文保所接到报告:“鼻子山工地施工人员挖出像‘钟’一样的东西。”文保人员和警方第一时间保护了现场。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工作,共出土文物45件,据初步考证,全属春秋战国时期随葬品,距今约2500年左右。这组仿青铜原始瓷打击乐器的出土,震惊了浙江考古界,省考古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元甫先生说:“原始瓷乐器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在我省实为罕见,是浙江考古又一重要发现。”
据专家介绍,中国瓷器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早期已经出现,到汉代成熟,及至明清时代发展到登峰造极之境。长兴这批仿青铜原始瓷打击乐器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不久后,这批经修复的珍贵文物将在县博物馆展出。
这些乐器曾为谁而鸣
长兴的地下为何会沉睡着这么多稀世珍宝?这样大规模的乐器群曾经为什么显赫人物敲响过?一批又一批省市文物考古专家,专程赶来一睹这组乐器的“芳容”。这些精美战国乐器,不禁让记者想起齐国宰相管仲当年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时,编歌作战,鼓舞士气大胜敌国的场景。莫非,越国当时也有如此能人。去年年底,省考古所联合长兴博物馆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现器物的南面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大型墓葬。
贵族墓疑为“王室墓”
这是一座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岩坑木椁墓,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墓坑规模巨大,坑口长14.8米,宽5.1米,深2.4米,斜坡式墓道建在东面,长7米。墓内原先构筑巨大木椁,长11.8米,宽2.6米,高2米,木椁四周从下到上均填筑用于防潮的木炭。堆筑在墓上的封土墩高大宏伟,长32米,宽18米,中心高近4米,选用粘性很强、质地较硬的膏泥分层夯筑而成,十分讲究。墓内出土的随葬物主要为各种玉饰品,有三四十件(组),包括瑗、管、珠、环、带钩和剑首等,其中以瑗为主,共有10多件。除玉器外,还出土近20件陶瓷器。“从出土物情况看,这是战国时期越国墓葬,其规模与去年在东阳六石发掘的越国大墓相仿,是继绍兴印山和东阳六石之后的又一座越国上层贵族大墓,有可能是王室墓。它为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新资料。”考古人员介绍说,“到底是谁的墓葬,现在仍是一个谜。”